2025-05-14
上次听说米哈游收入暴涨,还是在去年12月。
最新发布的4月中国手游发行商收入榜显示,米哈游收入飙升了51%。这主要得益于《崩坏:星穹铁道》的两周年庆,“长衫召紫龙”遐蝶的上线以及全新商业化模式的登场,促使崩铁收入激增192%,战绩赫赫。
然而在今年1月至4月期间,不少人还在议论:“《原神》《崩铁》的流水不如去年同期。”
短短几个月,局面却已逆转。
(来自点点数据)
X博士注意到,尽管这次营收表现抢眼,但也引发了不少玩家的讨论:
“现在的米哈游,越来越像腾讯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当米哈游赖以成名的二次元舒适圈不再稳固,它又是如何自救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划重点一:服软的米哈游,真的“腾”化了吗?
米哈游的水逆,从去年夏天就开始了。
彼时,玩家期待已久的都市动作冒险游戏《绝区零》上线,本想踹开格斗RPG的大众化市场,结果开服41天就跌出iOS畅销榜前100名;大伟哥泪洒《原神》FES嘉年华,却没法救八月收入于水火,米哈游三姐妹齐齐跌出全球收入前20。
还有个突然崛起的多人经营策略游戏《无尽冬日》,一路扛着点点互动走,直接把米哈游挤出了中国手游发行商前三,老米只挣扎了一个月,就再也没有反超,只好坐在第四的位置干瞪眼。
业内有媒体预测,米哈游相较于巅峰期流水下降百亿有余。虽然米哈游从未公布具体的数据,但从整体预估情况来看——米哈游确实走得不如之前顺了。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玩家对于米池、米家三件套(命座、专武、圣遗物)的容忍度逐渐见底。
这几年市面上涌现出大量模仿《原神》的新游,同时米哈游自己还有两款底层逻辑一模一样的《崩铁》《绝区零》。
不少坐拥“米哈游全家桶”的玩家就苦了,不仅每周时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还要经受同质化的抽卡养卡体验。
像X博士这种每周都会给大家整理热点预告的就是“受害者之一”,米哈游的游戏几乎成了 “必选项”。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对米哈游产生了冲击。2024年,国内二次元手游市场实际收入为293.48亿元,仅略高于2021年,同比2023年更是大幅下滑 7.44%。玩家在充值648时,变得更加谨慎。
如《鸣潮》这样的同类型竞品和潜在在研竞品,也在一点点蚕食着米哈游的蛋糕。
(《鸣潮》2.0后的营收水平仿佛大跃进)
此外,内容向游戏常见的角色塑造不稳定、数值膨胀等问题,也影响着米哈游旗下游戏的口碑。比如较近的一件事,就是《崩坏:星穹铁道》深渊怪物血量的极巨提升,引发玩家吐槽 “钱充到怪身上”。
在多重压力下,此前被认为“听不见玩家声音”的米哈游,不得不装上声呐接收机,近期的每个版本都大力强化自己的优化力度。
“米哈游向腾讯靠拢”的论调就发生在这时期。
4月份收入贡献的功臣《崩铁》,除了材料补全、遗器刷取、定向歪池等八大优化外,更是在商业化和营销活动上掀起了一条龙革命。
先是用240万册免费画册勾起玩家不得不回归的心理;再用一系列小额礼包和限时累充奖励,让原本不想氪的玩家打开钱包;再用五月初举办的「2025星铁LIVE」演唱会,让玩家觉得自己氪的金都有了实际意义。
(崩铁 首次上线6元和30元的小额礼包)
(崩铁 首次上线限时累充)
所谓革命性的商业化设计,其实是对于《原神》和《崩铁》这两款商业化较为简洁的游戏(仅有月卡、通行证、首充双倍)来说的。
毕竟在《崩坏3》《未定事件簿》这些米家游戏中,早就拥有小额礼包和限时累充这一设计,《绝区零》每个版本也有推出限时付费礼包。
(绝区零 商店界面)
而《崩铁》这次之所以被人评价说有“腾讯感”,在X博士看来,更多还是因为它在引导充值方面做出的“努力”。
不仅在版本之初为新角色遐蝶铺设了全屏开场动画展示,强化角色认知,吸引玩家去抽卡;
还为二周年商店页面入口设计了专属的icon和标识,对商店页面的重新设计和重点展示,让玩家的游戏屏幕上多了不少红点。
大家都知道,满屏红点一向是腾讯游戏的氪金特色,不过米哈游这次做的还是相对克制一些。
另一方面,新版本在优化玩家分层次的付费体验中,着重提升了氪佬的爽感。
比如争议颇多的“洗词条骰子”道具,有玩家就说:
“《崩铁》这次能登顶,洗词条骰子的贡献最大。”
“《崩铁》自从出了可以无限买刷词条的道具后,这氪金上限已经往mmo游戏方向靠拢,就好比把极品杂灵根洗成天灵感,有氪佬愿意花十几万就买骰子养一个角色就为了面板更好看,让极致氪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其实只要没有PVP都无所谓,甚至咱们还能借氪佬的角色,所以,保护养服大佬!
中小R玩家也能在这限时累充中获得更多的材料奖励,充满则能获得一个自选光锥和五星,对于队伍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也算是行之有效的商业化设计了。
除了表现突出的《崩铁》外,《原神》《绝区零》近几个月在优化和减负上下了不少功夫。
《原神》其实从5.0纳塔版本就开始降价促销,从捕获光明、降低武器池保底轮数,到圣遗物加入自定义词条道具,再到突出旅行者在剧情中的重要性,每个小版本都在对原本最固执的核心机制动刀子。
就拿最近我比较满意的一个优化就是,新地图新世界BOSS的入口位置总是不好找,如今游戏中增加了个动态的路线引导功能,终于不用再为了个BOSS路线去网上搜攻略搜视频了。
《绝区零》自打1.4版本爆改走格子玩法、大招独立喧响值、增加密友同行约会后,体验上的进步也很明显,内置的角色养成方案系统,也让玩家能在游戏里一站式地解决刷什么材料等问题。
这些“服软”的举动,都让米哈游之前高傲的姿态发生了改变,变得像一款真正的“服务型游戏”了。
但米哈游还是那个的米哈游,最近的一些举动,依然让人看到“技术宅拯救世界”的魄力。
划重点二:发福利发到干翻一个行业
尽管玩家们调侃米哈游在商业化上越来越“腾讯”,但在“注重用户生态”这件事上,它砸钱的力度,却是腾讯都不敢轻易对标的。
先是那个力大砖飞的免费赠240万册画集活动,天知道在最初公布这个消息时,有多少人在那边吃瓜,或者亲自下场算账:米哈游到底砸了多少真金白银?要用多大的仓库来存?用多少纸皮去包装和运输?各种围绕这240万册画集的数字都被人反复讨论。
毕竟只要是一名比较勤奋的崩铁玩家,在不久之后都能免费拥有一本。
(来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旗下公众号“编客实验室”)
这并非米哈游首次大手笔,早在《崩坏 3》时期,就连续三年赠送了共计150万册原画集,而到了《崩铁》这里,一次性送出240万册,无论是单就画册本身2.5亿的总价值,还是仓储、物流运输等一系列供应链上的成本,都不是个小数字。
而且这种由官方免费送出的、有着收藏与陪伴价值的实体周边,意义自然与玩家自行购买的不同。
有人可能会感叹于米哈游的豪爽程度,也有人因为拿不到这免费的福利而暗自泄气。
但在老米眼中,这砸出去的每一个真金白银,只要能化作真实的用户粘性返回来,它就值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五月初的星穹铁道演唱会。与以往只举办一两场,甚至是封闭式的演出不同的是,这次没去到现场的玩家,也能欣赏到完整版的线上演唱会。
从现场的和线上的玩家反馈来说,这是一场远超预期的演唱会,无论是排场、技术力还是氛围,都比去年的首次崩铁演唱会成熟了太多。
无数瞬间,“愿此行,终抵群星”这句title有了实质意义。
米哈游还在气氛烘托到顶点的压轴环节,公布了新作《崩坏:因缘精灵》和与Fate/Stay Night(UBW)的联动信息。
当年《崩铁》的第一支PV也是在《崩坏3》音乐会的结尾放出的,“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呢。”
所以,这哪里是一场演唱会呀,这就是个巨大的发布会,一个角色厨们的超强售后服务会,无论口碑还是流量都赢麻了。
不少玩家在结束后产生了戒断反应。
4月,同样让米哈游和众多玩家认识到了老角色的超强号召力。
一场对热度严重低估的崩铁X古茗联动,创下了百万人排队抢奶茶的盛况。
虽然购买体验实在糟心,场面过于鸡飞狗跳,但耐不住穿上礼服西装的卡芙卡和刃太过亮眼,吸引了大量退坑玩家的和圈外路人前来抢购,周边数量供不应求,连卡妈和刀哥的专属奶茶杯都被抢疯了。
不止是崩铁,《原神》5.6新版本「悖理」,同样打算重拾老角色的故事和价值,让提瓦特最受欢迎的吟游诗人带领大家一起回忆起最早与蒙德邂逅的初心。
其实在X博士看来,米哈游笔下的无数经典角色,就如它的IP一般拥有绵长的延展性和故事性,这些构建了玩家厨力的基础,是那种即使不玩游戏也愿意去了解和感知的魅力。
在如今二游统治力有下滑趋势的当下,米哈游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为经典角色设计全新登场方式,从而撬动更强的用户粘性。
划重点三:等不那么“米”的新作瓜熟落地
通过240万套画册、顶配的演唱会,米哈游将玩家的阈值拉到了极高的程度,但顶点之上是否还有突破空间?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
不过显然,如今米哈游正主动跳出内容向产品的长线运营困局。这是二游领域普遍面临的天然挑战,转而探索玩法向与社交向的创新路径。
最近米哈游就开了两个项目的全新账号,瞬间吸引了几十万用户的关注。
一款是“崩可梦”,融合了精灵养成与自走棋策略的《崩坏:因缘精灵》,疑似延续《崩坏:星穹铁道》的 “以太战线” 玩法思路,有望成为崩坏IP的全新增长点。
米哈游还开了个名为“原神千星奇域”的社交账号。网友普遍推测,这或为去年3月曝光的《原神》UGC项目官方账号。
还有早前蔡浩宇通过新公司开发、融入AI技术的《Whispers from the Star》,去年过审的《星布谷地》,以及另外几款还藏在深水中的项目,都在试图打破“二次元游戏”的固有标签。
去年曝光的五个新项目中,不仅出现写实、欧美卡通等新画风,更涵盖精灵对战、模拟经营、射击、多人协作等从未深度涉足的玩法类型。
距离米哈游“打造十亿人愿意生活的虚拟乐园”的目标仅剩五年,这些不那么二游的产品,能否支撑米哈游迈向那个“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梦想?当新赛道全面铺开,那些曾帮助米哈游拓荒的老功臣们,又会以怎样的方式续写或收场?都值得我们长期追踪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