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家动作游戏同出一个玩法,竟被玩家追着求“常驻”?

2025-11-01

1.jpg

问你个问题,在动作游戏里,有什么能比战斗爽更让人上瘾的?

如果放在最近,《绝区零》和《鸣潮》的玩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把它拍下来!

image1.png

image2.jpeg

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拍照功能,如今正以病毒般的速度席卷两大游戏社区,还让两边玩家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想出这个活动的策划是天才吧”、“希望在常驻啊”。

连那些只是把拍照活动当做菲林/星声获取渠道的硬核肝帝们,都开始认真调构图了。

image3.png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动作游戏秒变“摄影模拟器”的邪门活动,到底是怎么让玩家追着角色360度按快门的?

image4.png

(以下图片均来自玩家社区,图源见图上ID或备注)

划重点一:每一帧都是高光名场面,连脚底板都能拍出史诗感

对我而言,《绝区零》这次火出圈的拍照活动「咔嚓!闪耀大进击」,就像是公测一年多以来,结算画面无法回放、截图全凭手速的一种补偿。

毕竟战斗场面千千万,奇葩名场面数不胜数,但能精准在wipeout结算瞬间按下Prtsc的“天选之帧”,属实不多。

image5.jpeg

而现在,官方直接给了一个能在战斗中随时暂停、选帧、加滤镜、还能套用电影感模板的拍照功能。这几乎为玩家铲平了“随手一拍就是角色高光大片”的门槛,想拍技能释放或震刀的瞬间都很方便简单。

image6.jpeg

于是你就能看到——

大师姐各种“乌鸦坐飞机”名场面:

image7.png

(@猫尊MY型万白)

也能捕捉到她蓄力挠地、小脸严肃的瞬间,小脑斧秒变金刚狼:

image8.jpeg

(@゚゚゚゚゚逍遥踏千秋)

用简挑战黑化简BOSS时,还能触发“双人成行”效果,两个简互为对照,宿命感拉满:

image9.png

(@老发绳斤)

比利也终于帅成了自己梦中的样子:

image10.jpeg

(经过适当AI处理)

而当你开始研究视角平移、镜头拉伸、卡特效位置、甚至利用切人合轴时队友尚未退场的瞬间……

恭喜你,连“加班”都能加得这么燃!Q弹的邦布们在这次拍照中也贡献了不少有趣的镜头。

image11.jpeg

(@AAA伟大圣龙)

最重要的是,《绝区零》的战斗美术,是经得起时停抓拍考验的。从角色微表情到武器特效的轨迹,几乎看不到敷衍的过渡帧,这才让每一次暂停,动作不僵、场景有层次、特效细节依然在线。

image12.png

(@小弑弑)

我们可以从几个肉眼可见的技术细节,来理解这种质感的来源。

首先,《绝区零》为角色动作模组设计了高密度关键帧。每一次攻击都不是简单的“出招-收手”循环,而是具备独立的预备动作、发力轨迹与收势回弹,甚至连肩膀与头部都会随出拳方向产生微幅偏移。这让动作有惯性、有重量,甚至有情绪,而不只是动画播放。

image13.gif

而且《绝区零》为单个角色的动作模组数量远远超出了行业顶级作品的标准,确保玩家每次操作都能获得流畅且富有变化的反馈。这种高密度关键帧的设计,过去常见于《鬼泣》《战神》等主机大作,而《绝区零》将其带进了手游领域。

其次,角色的服装和发型在战斗中始终处于动态响应状态,遵循物理规律的摆动,而不是铁板一块。于是我们在抓拍时就能截到橘福福、伊芙翻飞的刘海,雨果、爱丽丝飘动的衣袂和马尾,莱卡恩等福瑞富有弹性的毛发动态……

image14.jpeg

(@氨气制造)

再者,游戏的镜头语言自带“电影感”基因。例如低角度仰拍强化角色压迫感,远近构图营造空间层次,明显参考了影视分镜逻辑。

image15.png

(@Puppet丶_)

image16.png

(@thomascyborg)

33b622745201bd4c4e7992d34398d7be.png

但也正因每一帧都信息量十足,才催生了不少意外名场面。

比如狼叔后背受创时“略显”狼狈的瞬间:

image17.png

(@guhui36)

或是各种脚底板直怼镜头的“美食特写”……

image18.png

(@乐土女同头子)

image19.jpeg

(@沫依许)

以及“你们不要再打了”绝区零版本:

image20.jpeg

这些抽象截图反而成了社区热梗,被广泛传播、二次创作。

image21.png

但这也恰恰说明,《绝区零》的动作系统足够丰富、细节足够多,才能既出大片,也出梗图。

image22.jpeg

(@疯了疯了-摸鱼中)

划重点二:在慢动作里当导演,把战斗拍成国风武侠MV

而《鸣潮》这边,同样是记录角色战斗时的闪耀英姿,不过提供的功能是“时缓”,并非让时间彻底静止,而是使其缓慢流动。你可以在慢动作中细致观察技能轨迹、从容切换角色,精准捕捉最心动的画面,再一键进入拍摄模式。

image23.png

这一设计带来三重拍摄亮点。

一来,你可以细细品味那些平时高速战斗时根本看不清的角色技能细节了。

尤其是这次新版本刚上线的国风盲人剑客“仇远”,他的攻击姿态会随共鸣能量变化,醉步踉跄、倒提酒壶、倚竹挥毫……一系列极具文人气息的动作,都可以在时缓的作用下细细品鉴。

image24.gif

image25.gif

image26.gif

配合本次拍照活动中那片茂密而萧瑟的竹林场景,叠加质感厚重的国风滤镜,意境瞬间拉满。

下图正是我在竹叶纷飞中捕捉到仇远低头持帽的瞬间,也是拍摄半小时里最满意的一张。这时候就想感叹,要是能加个《无限暖暖》那样的景深模糊效果就好了。

image27.png

活动首关便将“仇远×竹林”这对高契合度组合直接呈现,无疑是释放角色魅力的巧妙手段。至少我有个朋友因为强度定位问题本还是观望的,这个拍照一玩,瞬间缴械投降。

image28.png

(@霜羽月)

二来,《鸣潮》的战斗向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风格化演出见长。在拍照模式下,每位角色的武器造型与特效更成为视觉焦点。

image29.png

以赞妮的盾剑双形态为例,盾形态下武器变形为巨剑,具备超强的压迫感;释放共鸣解放后转为剑形态,金焰自羊角与发梢迸发,伴随钟表转动特效,视觉张力瞬间爆发。这些设计不仅服务于实战手感,也构成了极具表现力的镜头语言。

image30.png

(@●▽●)

第三,在时缓过程中,切换角色也变得从容。队友的进出场轨迹清晰可见,你可借助其他角色的技能光效,甚至以某个大招作为光影滤镜,打造极具戏剧张力的多人合拍。

image31.png

(@凉枫叶煌)

比如尤诺改变天气召唤月亮,就天然成为一个绝美的拍照背景:

image32.jpeg

(@图图不拉琴)

当然,i柯TV、错位摄影等搞怪的玩法,在这个活动里也同样在发力:

image33.jpeg

image34.png

课后总结

所以,一个简单的拍照功能,能火出圈不是没道理的。

image35.png

它精准拿捏了玩家“既要秀操作,也要出大片”的心理。《绝区零》的“时停”和《鸣潮》的“时缓”,本质上都是把原本属于开发者的视觉控制权,短暂地交到了玩家手里,让每个人都能亲手截下那些值得回味的战斗高光。

当游戏的每一帧都经得起放大细品,拍照本身,就会成了最上头的游玩体验。

如今就等着这个相机再进化些功能,加入常驻了!

image36.png

那么问题来了,你最近在这些活动中,拍到最满意的一张“神图”是怎样的? 在评论区晒晒吧!